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11-27
在老人二婚又离婚的情况下,财产归属问题可以通过协商或诉讼来解决。根据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等都归夫妻共同所有。尽管再婚老人的婚前财产归个人所有,但婚后所得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由夫妻共同使用。
如果在离婚后,一方发现另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为两年,自离婚判决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老年人离婚时,财产处理方式是均等分割共同财产部分,而婚前的个人存款收入等原则上归个人所有。在老年人离婚的情况下,子女不能要求参与共同财产分割,只有男女双方都有处分共同财产的权利。共同财产包括工资、生产经营收入、继承赠与所得等。如果选择协议离婚,需要签订书面协议。
离婚后可能出现以下财产纠纷情形:
当事人离婚时未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财产进行分割,离婚后对财产分配问题发生争议。
当事人离婚时达成对产分割协议,但离婚后因履行协议而引发财产分割纠纷。
离婚后一年内,一方当事人反悔不同意财产分割,引起争议。
一方当事人在婚姻关系结束后发现另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未分割的其他财产,引发纠纷。
对于以上纠纷,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和解协议。如果协商不成,人民法院将根据财产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此外,对于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依法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