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6-16
离婚损害赔偿是一种法律赋予无过错方在离婚时享有的权利,其可行性受到一定限制:
重婚是指夫妻一方与他人登记结婚或以夫妻名义与他人同居生活的行为。重婚违背了夫妻之间相互忠实的义务,对一夫一妻制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无过错方在离婚时可以要求过错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如果夫妻一方对另一方实施了家庭暴力并导致离婚,行为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虐待是对受害人人身权益的严重侵犯,如果夫妻一方有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导致夫妻感情破裂,无过错方有权要求虐待行为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同样,如果夫妻一方有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无过错方同样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只有具备以上情形之一的无过错方才可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
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是离婚诉讼中的无过错方的配偶。如果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对于基于上述条文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不予支持。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离婚损害赔偿的诉讼程序需要遵循以下规定:
人民法院在受理离婚案件时,应当将当事人的相关权利义务告知书面告知当事人,包括《民法典》第1091条等规定。
符合《民法典》第1091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损害赔偿请求。
如果无过错方作为被告并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民法典》第1091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单独提起诉讼。
如果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案件,在一审时未基于《民法典》第1091条规定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应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离婚案件种类繁多,其中包括因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等行为而引发的离婚。在这些情况下,无过错方可以提出相应的赔偿请求,并且法律明确支持这种请求。此外,这种行为往往会对孩子的抚养权产生影响。
在我国,离婚案件是常见的民事案件之一。作为被告的无过错方如果同意离婚,可以在离婚诉讼中要求损害赔偿。但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原告的无过错方在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时,必须与离婚诉讼同时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