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可以判缓刑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缓刑法律知识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可以判缓刑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2-11-10

 
243310
一般不可以判缓刑。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最低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缓刑适用的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关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可以判缓刑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可以判缓刑

一、刑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分子,一般不可以判缓刑。该罪最低刑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缓刑适用的是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二、缓刑适用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符合以下条件的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

三、刑罚幅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二、客观要件

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具体犯罪方式未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

在司法实践中,过失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形式多种多样。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在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三、主体要件

该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该罪。

四、主观要件

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对其使用其他危险方法可能发生的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结果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或者应当预见这种严重结果可能发生,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严重结果。这两种过失对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均持否定态度,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其发生。这一特征是行为人负有刑罚处罚的主观基础。

以上是我国法律对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情况的规定。在处理相关违法事实时,需要根据实际违法事实后果以及恶劣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判决。具体情况可根据上述构成要件进行合法的判决。

延伸阅读
  1. 高速上逆行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2. 故意高空抛物的行为的法律定性
  3. 高空抛物案件的刑事责任
  4. 故意制造车祸索要钱财的法律分析
  5. 毒驾撞交警的刑事责任及法律适用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破坏公物二万的刑事责任及量刑标准
  2.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
  3. 金融集资诈骗中员工的法律后果
  4. 假释的法律条件和程序
  5. 拐卖儿童罪从犯刑事责任的量刑问题
  6. 非法组织卖血罪的立案标准
  7. 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