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征地的程序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征收 > 征地补偿法律知识

农村征地的程序有哪些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07-25

 
233053
征地工作程序步骤按照以下进行:首先,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其次,应当确认征地调查结果。最后,组织征地听证。关于农村征地的程序有哪些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农村征地程序及法律依据

一、农村征地的程序

农村征地工作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1. 1. 征地前通知: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应以书面形式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
  2. 2. 征地调查确认:确认征地调查结果,确保准确性和合法性。
  3. 3. 征地听证:组织征地听证,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二、法律依据

农村征地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根据该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国家征收土地时,必须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并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予以公告和组织实施。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在拟申请征收土地时,应进行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信息,至少公告三十日,听取相关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征地补偿费用项目

1. 土地补偿费

土地补偿费是用地单位依法向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用于弥补因土地被征用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2. 青苗补偿费

青苗补偿费是用地单位向种植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用于弥补因征地导致青苗毁损的损失。

3. 附着物补偿费

附着物补偿费是用地单位向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设施等)的合法权益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用于弥补因征地导致附着物损毁的损失。

4. 安置补助费

安置补助费是用地单位向被征地单位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用于安置因征地而失去就业的富余劳动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1. 征地工作的3个重要程序,征收方少做一个都不行
  2. 征地补偿费用的具体标准及金额
  3. 土地征收公告的条件及要求
  4. 征地补偿协议签订的程序要求
  5. 什么是土地征收

土地征收热门知识

  1. 城市房屋拆迁中存在的违法评估现象
  2.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批复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
  3. 如何维权当征收补偿不合理
  4. 三层小洋楼被棚改,被征收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 征收遗产税的原因
  6. 征地补偿款的支付对象及时间
  7. 租赁土地被征用后土地使用权人能否获得补偿
土地征收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