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1-31
1、一般情况下,犯有报复陷害罪既遂的,将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情节严重,则将被判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指的是在国家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若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施报复陷害的,将被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情节严重,则将被处以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对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并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如果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以下社会危险性情形的,应当予以逮捕:
2、批准或决定逮捕时,应当考虑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是否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3、对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并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并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且曾经故意犯罪或身份不明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当予以逮捕。
4、对于被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规定,并且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