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规定哪些情形可避开技术措施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归属法律知识

著作权法规定哪些情形可避开技术措施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2-04-11

 
218200
有:国家机关依照行政、监察、司法程序执行公务;对计算机及其系统或者网络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等的情形,可以避开技术措施,但不得向他人提供避开技术措施的技术,不得侵犯他人的权利。关于著作权法规定哪些情形可避开技术措施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著作权法规定可避开技术措施的情形

1. 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条规定,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目的,向教学或者科研人员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供其使用,且该作品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取的情况下,可以避开技术措施。

2. 阅读障碍者无障碍获取作品

依法,非营利目的下以阅读障碍者能够感知的无障碍方式向其提供已经发表的作品,且该作品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取的情况下,可以避开技术措施。

3. 国家机关执行公务

国家机关根据行政、监察、司法程序执行公务的情况下,可以避开技术措施。

4. 计算机及其系统或网络安全性能测试

对计算机及其系统或者网络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的情况下,可以避开技术措施。

5. 加密研究或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研究

进行加密研究或者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研究的情况下,可以避开技术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情形下可以避开技术措施,但不得向他人提供避开技术措施的技术、装置或者部件,同时也不得侵犯权利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这些规定适用于对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限制。

侵犯著作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

在侵犯著作权的情况下,侵权人应当承担著作权人因此遭受的损失,并按照以下标准计算赔偿:

1. 实际损失

根据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计算赔偿数额。

2. 违法所得

如果权利人的实际损失难以计算,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

3. 法院判决

如果无法确定著作权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法院将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4. 合理开支

赔偿的数额应当包含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延伸阅读
  1. 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音乐是否侵犯版权?
  2. 企业如何避免网络侵权?
  3. 经典电视剧片段的模仿表演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4. 注册商标属于知识产权吗
  5. 职务作品的分类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问题
  2. 品牌托管的含义
  3. 许可协议
  4. 著作权和知识产权的区别
  5. 侵权行为的法律定义
  6. 合作协议
  7. Google建立虚拟图书馆:信息记录的历史性一步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导演聘用合同范本
  2. 网络版权许可合同范本
  3. 文化影视作品著作权许可使用协议范本
  4. 版权及编剧业务代理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