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0-07-21
尽管在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对软件最终用户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定,但法律工作者对相关规定有关上述问题的理解却有所不同。针对此问题,目前法律界存在以下主要观点:
1、软件用户明知或应知使用的是侵权软件的,构成侵权,应承担法律责任。持此观点的理由是:当行为人使用的是侵权软件,且行为人明知或有合理依据应知该软件为侵权软件的情况下,该软件用户的行为构成侵权,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不追究软件用户的侵权责任,无疑是对用户购买、使用侵权软件的鼓励和支持,是打击盗版成为空话。
2、软件用户购买、使用侵权软件不用承担侵权责任。持此观点的理由是:国家制定软件著作权保护制度的目的是实现软件著作权人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在著作权法范围内,软件用户购买、使用侵权软件不承担侵权责任。《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了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属于合理使用。合理使用的规定是适应了我国目前的国情的。
3、营利单位和政府部门使用盗版软件应承担侵权责任。此观点介于观点1和2之间。其理由是:营利性单位使用软件,不具有文化消费的色彩,其目的是用于生产经营,其具备购买正版软件的能力,且利用他人的智力成果谋取利益,构成侵权。而政府部门既是法律的制定者,也是执行者,其执行公务不用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之上,故政府部门若使用盗版软件,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个人购买、持有和使用盗版软件,可以视为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公益单位在业务范围内少量使用盗版软件不应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