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医疗事故医院是否赔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法律知识

不是医疗事故医院是否赔偿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4-15

 
188407
案情:

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医疗机构责任与法律规定的疏漏

案情回顾

原告王-东生于2005年4月12日在鄱阳县中医院接受胆囊切除手术。手术是由鄱阳县中医院与被告景德镇三三五医院进行医疗协作,其中鄱阳县中医院提供手术场所和常规配套服务,而景德镇三三五医院提供手术设备和医师。然而,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原告的胆囊组织结构复杂,无法进行腹腔镜手术,因此改为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术后,原告出现并发症,导致身体不适和体重下降。鄱阳县中医院建议原告转院治疗,最终原告转入上海市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接受残余胆囊切除手术。

协议和诉讼

原告和鄱阳县中医院就医疗纠纷达成和解协议,协议包括解决纠纷的办法、补偿金额和方式以及其他损失的赔偿。然而,原告认为根据协议,两被告还应该赔偿误工和其他方面的损失,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被告申请由上饶市医学会对原告的病例进行医疗技术鉴定,鉴定结果认为不属于医疗事故。然而,鄱阳县法院根据案情事实作出了判决,认定鄱阳县中医院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规定的疏漏

该案引发了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质疑。根据该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然而,这一规定与民法规定相冲突,并不利于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涉及民事基本制度的事项应由法律来解决,而不是行政法规。因此,将医患纠纷纳入行政管理的做法违背了民事纠纷处理的原则。

医患关系的本质

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关系。国际上普遍认可医疗机构是为病人提供服务的,而病人接受医疗服务。医院作为经营者,承担着服务病人的责任。医院的企业性质已经得到证实,医疗服务已走向市场化。因此,医疗行为应当由民事法律来调整,而不是依据行政法规来处理医患纠纷。

法律规定的疏漏

从本案来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存在三大疏漏。首先,该条例与民法中保护弱者的理念相冲突。原告作为弱者,无过错地就医,却遭受了身体和精神上的损失。其次,医疗行政赔偿落后于司法实践。根据民法通则,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时应当遵守民事活动规范,承担民事责任。最后,该条例的法治定位有误。作为一部行政法规,该条例只适用于医疗事故的认定和处理,而不适用于医患纠纷的解决。因此,解决医患纠纷应当在民事法律框架下进行。

延伸阅读
  1. 哪些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
  2. 医疗事故投诉程序及赔偿方式
  3. 医院责任案件宣判:病历丢失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无法进行
  4. 医疗事故导致刘某伤残案件分析
  5. 从《民法通则》来分析医疗损害属于什么责任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司法鉴定的定义和范围
  2.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
  3. 北京某医院被判赔偿医疗事故损失
  4. 浙江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和收费标准
  5. 医疗事故导致甘女士成为植物人,丈夫要求赔偿
  6. 医疗纠纷赔偿协议书范本
  7. 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机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