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中止或终止鉴定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法律知识

延期,中止或终止鉴定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3-12-30

 
188211
如果涉及到专业的问题,是需要进行鉴定的。鉴定人需要有相应的鉴定资质,并且需要与案件无利害关系,但是有法定事由的,是可以中止鉴定的。那么延期中止或终止鉴定的法定情形有哪些?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供您阅读,希望对您有用。

延期、中止或终止鉴定的法定情形

延期鉴定的情形

根据相关规定,延期鉴定主要发生在以下情况下:

1. 专家鉴定组成员因不可抗力因素未能及时告知医学会不能参加鉴定,或虽告知但医学会无法按规定组成专家鉴定组。

2. 争议双方当事人拒不出席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无故制席或中途离开。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出现了专家鉴定组成员制度的情况,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也并不一定必须延期进行。因为法定用语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延期进行”,而不是必须延期。

终止鉴定的情形

终止鉴定发生于以下情形:

1. 当事人拒绝配合,无法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情况下,应当终止本次鉴定。医学会应当告知移交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或共同委托鉴定的双方当事人,说明不能鉴定的原因。

2. 在受理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后至专家鉴定级作出鉴定结论前,双方当事人或者一方当事人提出停止鉴定的情况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终止。

中止鉴定的情形

医学会可以中止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具体情形包括:

1. 当事人未按规定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材料。

2. 提供的材料不真实。

3. 拒绝缴纳鉴定费。

4. 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止鉴定”与“终止鉴定”的区别

从《条例》与相配套的行政规章中找不到确切答案。但从字面上分析,结合诉讼法中“中止诉讼”、“终止诉讼”的区别,可以认定中止鉴定是指暂行的停止鉴定,当条件符合鉴定要求时,可以恢复鉴定。例如,申请人开始拒不予缴鉴定费,鉴定中止。但后来申请人又补缴了,鉴定又可以重新恢复,鉴定专家组可以重新开始鉴定工作。而终止鉴定的情形一旦发生,则鉴定过程便不能再恢复了,鉴定专家组解散,鉴定也就终止了。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的区别
  2. 医疗事故九级伤残赔偿多少元
  3.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
  4. 构成医疗事故的四个条件
  5.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耳聋职业病鉴定后是否可办理残疾证?
  2. 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
  3.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
  4. 法院是否有权强制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5. 医疗纠纷解决程序
  6. 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伤残鉴定标准
  7. 公民申请法医鉴定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