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0 更新时间:2023-12-07
专利实质审查是一项内容繁杂的过程,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并不容易通过。只要其中一项不符合条件,就会被驳回实质审查的申请。
1. 申请的主题不符合发明的定义。
2. 申请的主题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申请的主题属于不授予专利权的技术领域。
3. 申请的主题不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4. 申请的主题不符合“对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被授予一项专利”的规定。
5. 申请人不是就该项发明首先提出的专利申请人。
6. 申请的说明书没有对发明创造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说明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7. 申请的主题不符合对发明专利申请的单一性要求的规定。
8. 申请文件的修改或者分案的申请超出了原说明书或者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
专利实质审查,也称为完全审查制度,始于1836年的美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明创造的数量不断增加,登记制度使得没有科学技术价值的申请也能获得专利权,引起了专利使用者的不满。因此,舆论要求对发明内容进行实质审查,即除形式审查外,还要进行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实质审查,以确定是否授予专利权。
专利局在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实质审查请求书以及已有技术参考资料、实质审查费后,对该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通常要检索与发明主题有关的现有技术,并对以下问题进行审查:
2. 申请专利的发明是否违反国家法律、社会道德、公共利益。
3. 申请专利的发明是否属于不授予专利权的领域。
4. 申请专利的发明是否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5. 是否符合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被授予一项专利的规定。
6. 是否属于最先申请人,根据专利法第九条的规定。
7. 说明书是否清楚完整地叙述了发明内容,是否符合规定。
8. 权利要求书是否以说明书为依据,明确了要求保护的范围,是否符合规定。
9. 专利申请是否符合单一性的要求。
10. 申请人对申请文件的修改或分案是否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经过实质审查,如果专利局认为不符合专利法规定,将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并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内进行修改或陈述意见。如果申请人没有正当理由未答复,申请将被视为撤回。申请人补正或陈述意见后,专利局仍然认为不符合规定,将予以驳回并通知申请人。如果申请人不服驳回决定,可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