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6-12
对于大部分中国企业来说,他们使用的是自己的制造商标。然而,在国际市场上,制造商标正面临着销售商标的巨大挑战。举例来说,美国的Sears公司是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在1979年推出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轮胎。如今,该公司超过90%的商品都是以自己的销售商标销售。这种成功的做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中间商的推崇。许多小企业也愿意放弃自己的品牌所有权,采用中间商的销售商标,以利用中间商的商标声誉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待实力强大后,他们会“自立门户”,并声称自己是某著名中间商的名牌商品供应商。因此,使用销售商标也成为企业在一定条件下推出品牌的策略。
从消费者心理的角度来看,当代消费者不仅注重制造商的信誉,也非常重视销售商的信誉。一些消费者愿意在信誉度高的商店购物,甚至不关心商品是哪个厂家生产的。例如,上海**超市公司是著名的零售中间商,在消费者心中,只要是从**超市购买的商品就让人放心。而为该超市提供商品的各制造商的商标则被淡化。一些销售商愿意使用自己的商标销售商品,而不愿意使用制造商的商标。实际上,这正是商业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的体现。对于制造厂家来说,当然不愿轻易屈从于销售企业,放弃自己的品牌。然而,如果企业要在一个对自己不熟悉的新市场上推销产品,或者在市场上本企业的商誉远不如销售商的商誉,那么使用销售商标更容易打开销路。因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销售商在消费者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当本企业的产品已经被市场接受时,可以转而使用自己的制造商标,或者同时使用制造商标和销售商标。这种形式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尤其具有现实意义。例如,我国的出口商品在国外消费者中信誉度较低,可以先使用外商的销售商标,待商品普遍取得顾客信任后再转而使用自己的制造商标,这样就可以逐步树立自己商标的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