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商标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条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注册法律知识

注册商标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条件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0-05-25

 
144844
对于注册商标的构成要件及禁用条款的分析

商标权的客体是指商标权所指向的具体对象,一般是指注册商标。我国2001年新商标法出台之前的商标法明确指出没有注册的商标不受法律保护。2001年商标法修订后扩大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因而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也可以受到我国商标法的保护。

一、商标的法定条件

商标法的客体必须具备法定条件,否则不得注册。我国商标法第8~13条、第28条都对申请注册商标的条件作了明确规定。

1、商标的法定构成要素

商标的构成要素,应依法律规定,不能自由选取。我国现行商标法第8条吸收了TRIPS协定,对商标的构成作了明确规定。依此,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1993年商标法仅承认'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这次修改将颜色以及三维标志纳入商标构成要素中,扩大了保护的范围。但是,少数国家承认的音像、气味等等非形象商标,我国不加保护。

2、禁止作为商标的标志

商标构成要素是商标成立的前提,但并非所有符合这一要素规定的商标都能得以注册。我国商标法第10条规定了某些标志禁止作为商标:

(1)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2)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

(3)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4)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

(5)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6)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7)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

(8)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二、商标的法定条件--显著性的涵义

商标的显著特征是指其独特性或可识别性。缺乏显著特征的标志,依照商标法的规定,不能作为商标使用。所以,商标的题材应尽量立意新颖,文字和图形应具特色,使人一看便可联想到特定的商品,起到商标的识别作用。

应当看到,显著性是一个程度的问题,不同类型的标志所具有的识别能力有程度上的差异。一般而言,一个文字图形标志,它所表现的含义与特定的产品或者服务本身关联性越强,其显著性就越弱,就越难起到区别商品的作用。因此,《商标法》11条规定'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标志、'仅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的标志以及'缺乏显著特征的'的标志不能成为商标。

但是,显著性同时又是动态可变的。一方面,上述三种类型的不具备显著性的标志,一旦经过实际使用获得'第二含义',就可以进行商标注册。因为它已经具备区别商品的功能,有了显著性特征。《商标法》第11条对此予以确定。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了法律对市场现实的尊重。因为一个标志的显著性问题,往往取决于标志使用者的投入以及消费者群体的判断,承认经由使用而获得显著性的标志可以注册为商标,有利保护厂商和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注册商标在实践中的长期使用,可能逐渐演化为商品的通用名称。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原商标注册人不得再禁止别人使用。'**匹林'、'味*素'原本都是商标,现已演化为商品的通用名称,失去了专用权。商标的知名度越高,商标演化成商品名称的可能就越大。

三、不得与他人在先权利相冲突

《商标法》第9、30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

这些在先权利可以是商号权、外观设计权、地理标志权、著作权、姓名权等等,它们都是文字、图形、数字或者组合形象化标志。如果申请注册的商标与他人在先取得的权利相冲突,在先权利人可以通过异议程序或撤销程序阻止该商标注册。

延伸阅读
  1. 什么样的工商业标记可以获得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2. 商标注册如何挑选商品或服务小项
  3. 卫生纸商标转让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4. 如何办理注册商标专有权的转让或移转手续
  5. 注册商标使用的消极条件

商标法热门知识

  1. 商标转让合同条款
  2. 如何提出商标权异议申诉
  3. 商标侵权的法律程序
  4. 港澳台商标注册流程
  5. 商标被抢注后高价售卖的合法性问题
  6. 假冒商标罪的判决标准
  7. 商标实质审查流程
商标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