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侵权赔偿标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纠纷法律知识

计算机软件侵权赔偿标准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4-01

 
143139

计算机软件侵权直接损失的确定方法

1. 可得利润损失法

可得利润损失法是一种确定计算机软件侵权直接损失的方法,它以权利人在被侵权期间可得利润的减少作为权利人的损失。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所得出的损失额比较接近于实际损失,且适用范围广,可用来计算大部分软件侵权案的侵权损失额。然而,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当市场变化较大时,不宜采用。

2. 侵权获利法

侵权获利法是另一种确定计算机软件侵权直接损失的方法,它以侵权者侵权所获利润作为权利人的损失。然而,在实践中,这种方法运用得比较少。主要是因为对侵权者的销售情况取证困难,不易确定侵权者的真实获得情况。此外,计算机软件属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发费用大,投资高,但复制却比较容易。一份不加的软件一经销出,就无法控制其再行复制的传播范围了。仅以查获的非法利润所得作为权利人的损失,显然是不客观的。

从社会效果来看,如果仅判定侵权者赔偿已查明的非法收益,那么对他来讲是无关痛痒的,甚至还可获得未被发现的非法收入,因此就不利于打击侵权者的违法行为。当权利人与侵权者的销售地区不在一个区域,侵权者的侵权行为对于权利人的销售情况影响不大,在不知道许可使用费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当然,这就需要对侵权者的销售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确定查清侵权者的获利情况。

计算机软件侵权间接损失的范围

软件侵权所造成的间接损失主要为权利人行使软件作品著作权的可得利益损失。这些损失包括权利人丧失的市场份额及市场竞争力上的削弱,以及商业信誉的损失。此外,对于用制止侵权行为的合理费用也应计算在内。

在实践中,制止侵权行为的合理费用的范围一般包括:

  1. 合理的律师费用
  2. 调查取证及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正当差旅费等
  3. 为举证而查阅、复印有关资料而支付的合理费用
  4. 合理的鉴定费以及办理证据保全公证费用等其他合理费用

司法确定的赔偿额范围及最低赔偿额的适用

鉴于计算机软件侵权诉讼的特点,在很多情况下,侵权行为人造成了侵权后果,给权利人造成的实际损失和侵权行为人的侵权获利由于多种原因并不易查清。当事人对此举证及人民法院查明有关事实也是十分繁杂、浩大的工程。因此,对无法查清实际损失或营利数额的,可以按一个规定的范围确定赔偿数额。

延伸阅读
  1. 如何计算行政赔偿费用
  2. 名誉损失费赔偿标准
  3. 著作权侵权的赔偿范围
  4. 拆房施工意外砸坏邻居家阳台,邻居可以阻工吗?
  5. 贵州省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品牌托管的含义
  2. 软件登记申请须知
  3. 如何申请著录项目变更费用退款
  4. 委托合同
  5. 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中什么受时间限制
  6. 侵权行为的法律定义
  7. Google建立虚拟图书馆:信息记录的历史性一步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