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者权的含义及内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保护法律知识

表演者权的含义及内容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1-07

 
14257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中经常会的看到一些表演,那么对此表演也是有着相应的法律保护的,对此表演者权来说其涉及了很多相关内容,并且还有着其特殊的含义,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下面忻州律师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表演者权的定义和范围

表演者权是指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所享有的权益。然而,对于表演者的定义和范围,学术界存在着不一致的认识,主要涉及两个问题:

1. 范畴界定

在广义上,表演者不仅包括对享有著作权的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表演的人,同时也包括对公有领域内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表演的人,以及进行非作品表演的人。而在狭义上,表演者只包括那些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表演的人,不包括表演非文学艺术的人,例如杂耍演员、杂技演员、体育运动员等。

2. 主体类型

在邻接权的意义上,表演者通常被认定为自然人,但是否可以是公司、企业或其他法人,则需要进行探讨。我国著作权法与大多数国家一样,将表演限定为对作品的公开再现,而对非作品的再现则主要利用合同法或再现者在民法上的肖像权来进行保护。

表演者权的内容

表演者权的内容包括:

  1. 表明表演者身份;
  2. 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3. 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
  4. 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
  5. 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表演者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
  6. 许可他人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被许可人以前款第(3)项至第(6)项规定的方式使用作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表演者在使用他人作品进行表演时,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表演者权的产生和保护期限

表演者权的产生前提是著作权人将其作品的表演权许可给表演者行使。然而,表演者权的设定有利于维护表演者的利益,因为表演者权由表演者享有,而表演权属于著作权人。

表演者权的保护期限是自首次表演完成之日起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表演者的义务

表演者在使用他人作品进行表演时,应当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对于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表演,还应当征得演绎作品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表演者权利的定义

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5条的解释,表演者是指演员、演出单位或其他表演文学、艺术作品的人。需要注意的是,表演者的范围不仅仅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演出单位,即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组织。根据该条例第33条的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在中国境内的表演以及外国人、无国籍人根据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对其表演者享有的权利,都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表演权属于著作权人,是著作财产权中的一项权利,著作权人通常通过授权许可或转让来行使表演权。获得表演权许可的表演者对原有作品进行艺术性加工、创作和再现,这些行为被称为表演。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付出了创造性劳动,因此对其表演行为享有表演者权。因此,表演权和表演者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著作权人,后者属于表演者。法律对具有创作性的表演进行保护,并赋予表演者相应的表演者权。

延伸阅读
  1. 电台播放歌曲是否构成侵权
  2. 街头艺人唱歌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3. 经典电视剧片段的模仿表演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4. 著作权和著作邻接权的区别
  5. 表演者的权利是否可以继承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违禁物品是否享有著作权保护
  2. 剽窃图片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
  3. 著作权代理的定义和特征
  4. 集体管理:信托关系而非代理
  5. 版权转让协议
  6.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
  7.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定义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