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1-29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客观行为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因此,在确定行为人是否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时,判断其使用的商标是否与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是至关重要的,这涉及到对行为人构成该罪的基本定性问题。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未经注册的商标相同的商标,不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在不同种类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依法取得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都不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任何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只要其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达到犯罪标准即可构成该罪。
对于追究责任的行为人,违法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至于员工的责任,如果在查处之前不知道企业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则不追究其责任;如果在查处之前知道企业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则属于知情不报。知情不报是指公民知道事件的真实情况,有义务向有关机关反映而没有反映。知情不报是违法行为,应当负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