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归属法律知识

日常生活中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1-16

 
142178
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侵犯著作权要承担的责任是比较多的,侵权人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的责任,情节严重的会追究刑事责任,那么日常生活中侵犯著作权有哪些行为?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日常生活中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日常生活中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1. 未经许可发表他人作品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在公开场合发表他人作品,属于侵权行为。

2. 假冒合作作者发表作品

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构成侵权行为。

3. 在他人作品上冒名顶替

未参与创作的个人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冒名顶替署名,构成侵权行为。

4. 歪曲、篡改他人作品

对他人作品进行歪曲、篡改,使其失去原本的表达意义,构成侵权行为。

5. 剽窃他人作品

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作品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构成侵权行为。

6. 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其他方式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均构成侵权行为。

7. 未支付作品使用报酬

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未支付属于侵权行为。

8. 未经许可出租作品

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构成侵权行为。

9. 未经许可使用版式设计

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构成侵权行为。

10. 未经许可传播表演者表演

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构成侵权行为。

11. 其他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除上述行为外,还包括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网络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以下几种情况属于网络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1. 转贴言论

将电子公告服务系统中发表的言论转贴于其他电子公告服务系统中,但著作权人声明不允许转贴的除外。

2. 新闻报道引用

为报道时事新闻,在信息网络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引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3. 实事性文章传播

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他媒体已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实事性文章,但著作权人声明不允许以其他方式传播的除外。

4. 讲话传播

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著作权人声明不允许以其他方式传播的除外。

5. 图书馆阅览

公共图书馆通过本馆的网络阅览系统供馆内读者阅览本馆收藏的已发表的作品,但该阅览系统不得提供复制功能,并且应当能够有效防止提供网络阅览的作品通过信息网络进一步传播。

6. 搜索服务复制

为提供搜索服务而复制他人的网页,但不得破解权利人或专有使用权人采取的技术措施,也不得提供复制功能。

7.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与传播

将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已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并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

8. 非营利目的使用计算机软件

为非营利目的,在修理计算机等设备、系统、网络或演示其性能的过程中使用计算机软件。

延伸阅读
  1. 侵犯发行权的行为有哪些
  2. 侵犯著作权纠纷诉状的要点
  3. 改编歌词是否侵犯著作权?
  4. 转发他人文章是否侵犯其著作权
  5. 侵犯软件复制权的要件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经典电视剧片段的模仿表演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2. 企业如何避免网络侵权?
  3. 品牌托管的含义
  4. 委托合同
  5. 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中什么受时间限制
  6. 侵权行为的法律定义
  7. Google建立虚拟图书馆:信息记录的历史性一步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