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缝合医疗过错行为责任程度如何划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法律知识

二次缝合医疗过错行为责任程度如何划分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5-04

 
134366
生病是每个人都不想发生的事,但是却又难以避免,一旦生病之后就需要前往医院救治,才能更快的好起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一定的问题,比如发生一些医疗过错行为,那么该怎么划分。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次缝合医疗过错行为责任程度的划分

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的分类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36条的规定,医疗事故中的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可分为四种情况:

(1) 完全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 主要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 次要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4) 轻微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医疗过错行为的种类

1、未尽到相应诊疗义务的过错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在今后的医疗纠纷中,法律将重要考量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是否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只有当医务人员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并且患者遭受了损害,医疗机构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2、违法行为即为过错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第(一)项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行为本身就是严重的过错。在今后的医疗侵权诉讼中,只要能够证明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可以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同样,如果能够证明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行为违反了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也可以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结合《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患者受到了损害,医疗机构就应当承担责任。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鉴定回避的申请方式
  2.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
  3. 医疗事故的定义及鉴定
  4. 高空坠物赔偿诉求的法律规定是怎么样的
  5. 行政处理程序的几个步骤

医疗事故责任热门知识

  1. 开推拿店是否构成非法行医
  2.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一审审结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
  3. 知情同意书的法律效力及法律责任
  4.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程序
  5. 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
  6. 行政处罚重从轻处罚的情形
  7. 医疗事故罪的刑事构成与量刑标准
医疗事故责任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