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哪些情况应当回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其它医疗事故鉴定知识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哪些情况应当回避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0-20

 
134202
发生医疗事故的时候,为了能彻底的还事故双方一个公道,看看过错方到底是谁,就会进行专业的技术鉴定,鉴定往往由专业的医学系的知名专家完成。那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哪些情况应当回避?针对相关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详细介绍。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的专家回避

一、回避情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专家鉴定组成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应当回避,当事人也可以申请其回避:1. 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2. 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3. 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

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流程

1. 鉴定的提起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向医学会提起鉴定的情况包括: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交由、人民法院委托。医疗机构首先应当申请地区、市级医学会鉴定。法院委托不受《条例》限制,可以直接向省、直辖市级医学会委托。鉴定费由申请鉴定一方预先缴纳,或医、患双方各自预先缴纳一份。

2. 鉴定的受理和材料准备

医学会在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后五日内,通知医疗机构和患方提交鉴定所需材料。医疗机构在收到通知后十日内提交材料,包括病历摘要、书面陈述及答辩意见、病历原件及相关资料,以及医务人员认为有必要提交的文献、教科书相关资料。

3. 鉴定专家的抽取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专家鉴定组成人数应为三人以上单数。医学会根据案情复杂程度和涉及学科来决定鉴定专家人数,一般为三至五人,也有七至十一人的情况。涉及多学科专业的情况下,参加鉴定的主要学科专业的专家不得少于全体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二分之一。医疗机构可以在申请鉴定时或医学会通知抽取鉴定专家时提出主要学科的专业要求。

4. 鉴定会的准备

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的医、患双方当事人每方人数不超过三人。医疗纠纷相关科室应安排科室主任或当事医务人员,以及负责医疗纠纷处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参加鉴定会。如果涉及多个科室和当事人超过三人,当事医务人员可以到鉴定现场,在鉴定会场外等待专家提问。在鉴定会召开之前,职能部门应组织临床科室及法律顾问认真讨论,准备答辩陈述材料及参加鉴定会发言和回答专家的提问。

5. 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

在鉴定会场上,医方应在患方之后进入会场。医方不应与认识的鉴定专家打招呼或致意。鉴定会开始后,患方先进行陈述十五分钟,随后医方进行陈述十五分钟。医疗机构陈述中,主管医生先向鉴定专家汇报病情简介,科室主任进行补充,职能部门或律师进行答辩。注意时间分配,不要超过规定时限。医、患双方陈述后,进入专家提问环节。最后,医、患双方各有五分钟的最后陈述时间,医方可以整理专家提问的问题,尤其是对医疗机构不利的问题,进行答辩回答。

鉴定会不是法庭,也不是辩论会,医、患双方在鉴定会上不能直接对话。因此,对患方提出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回答,但对鉴定专家的提问必须回答。对鉴定专家提出的问题,只需做客观回答,不需要过多解释,更不要向鉴定专家反问。鉴定会结束后,医方先退场,患方再退场,以免患方产生误会。

6.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

医学会在收到医、患双方提交的鉴定材料后四十五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书根据委托或交由单位的要求,分别送达医、患双方、卫生局和法院。如果医、患双方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收到首次鉴定书后十五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或法院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的区别
  2. 医疗事故九级伤残赔偿多少元
  3.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
  4. 构成医疗事故的四个条件
  5.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耳聋职业病鉴定后是否可办理残疾证?
  2. 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
  3.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
  4. 法院是否有权强制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5. 医疗纠纷解决程序
  6. 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伤残鉴定标准
  7.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事故鉴定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