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怎样启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怎样启动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0-05-25

 
134040
医疗事故发生以后,需要去相关的机构做医疗事故鉴定,以此来确定医患双方的责任。那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怎样启动?手心律师网为您整理了这篇文章,帮助您解决遇到的法律问题。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怎样启动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有两种:

一、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

【特点】这种方式的启动的前提发生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而且具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4条第2款规定的其中任何一项人身损害事实;启动的主体为“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启动的时间是“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之后,医患双方没有共同委托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以前。

【适用情形】:1、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的情形;2、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此处所指的当事人是指医患双方的一方或双方)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的情形。

注:以上两种情形还都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于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复杂性等特点,卫生行政部门难以判定医疗纠纷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因此,大多数情形下需移交医学会进行鉴定。

二、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

【特点】这种方式的特点在于:对于发生的医疗事故争议,医患双方当事人虽然对医疗损害事实及其形成原因、损害程序、医疗过失行为在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序等未能达成共识,但是双方同意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基础上协商解决。

【适用条件】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的方式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

(1)对医疗事故争议,医患双方

不提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而是自行协商解决;

(2)由医患双方共同书面提出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申请;

(3)医患双方按照鉴定机构的要求提供鉴定所需要的病案资料、实物等;

(4)接受鉴定机构的调查,如实提供相关情况。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鉴定程序规定如果当事人拒绝配合,无法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终止本次鉴定,由医学会告知移交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或共同委托鉴定的双方当事人,说明不能鉴定的原因。

我国医疗事故鉴定程序中,规定医疗事故纠纷双方当事人有配合鉴定的义务。该义务不仅仅体现在鉴定会议前,提交材料、缴纳鉴定费的方面。这种配合的义务同样体现在,鉴定会现场的过程中。病历材料对于专家判定损伤后果,认定医疗过错行为是十分关键的,患者及其家属如果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的,困难导致无法鉴定的后果。在不如,在鉴定会上往往要求患者直接到场经行检查,如果不能到场导致鉴定专家无法直接看到患者的情况的,无法做出判断的,也可能导致无法鉴定的后果。

另外,如果医学会对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认为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或者鉴定程序不符合规定,需要重新鉴定的,应当重新组织鉴定。重新鉴定时不得收取鉴定费。这是对人员不合格、程序不合法的补救性措施,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完全是由于医学会的原因导致的,理所当然不应当再收取相关的费用。从医疗鉴定法律实践看,该规定也同时提醒患者及其家属,可以以此为由要求重新鉴定。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级别和法定机构
  2.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定义
  3. 一般情况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
  4.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
  5. 医疗事故索赔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
  2.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诊断失误的过错
  3.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
  4.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应承担何种责任
  5. 产瘫司法鉴定听证会:维护双方权益的公正平台
  6. 法医鉴定流程及程序
  7. 医疗事故鉴定的层级和程序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