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启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法律知识

怎样启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2-23

 
133919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

一、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

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是指当医患双方对医疗损害事实及其形成原因、损害程序、医疗过失行为在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序等未能达成共识时,双方同意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基础上协商解决争议的情况。启动该方式需满足三个条件:(1)医患双方共同提出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申请;(2)医患双方按照鉴定机构要求提供鉴定所需的病案资料、实物等;(3)接受鉴定机构的调查,如实提供相关情况。

二、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适用于两种情况: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患双方一方当事人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

(一)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后的移交鉴定:移交鉴定的前提不仅仅是指发生了严重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还必须伴随《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4条第2款规定的其中任何一项人身损害事实。移交鉴定的时间应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之后,且医患双方均未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或共同委托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前。只有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才会移交。这种方式可以防止或减少规避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掩盖医疗事故发生、逃避法律责任的情况,并促使医患双方尽早启动鉴定程序,缩短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时间。

(二)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移交鉴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卫生行政部门不再承担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的日常事务性工作。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属于学术性社会团体,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如果医疗事故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和医学会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另一方当事人拒绝提供与鉴定有关的病案资料、实物等,或以其他方式不配合鉴定,该医学会将无法进行鉴定工作。因此,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了移送鉴定的方式来启动鉴定程序。当医患双方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后,任何一方均可以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查,受理并认为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在规定时间内将相关材料移交给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的区别
  2. 构成医疗事故的四个条件
  3.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
  4. 医疗过失鉴定
  5. 医疗事故诉讼的基本事项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的定义和要件
  2.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
  3. 耳聋职业病鉴定后是否可办理残疾证?
  4. 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
  5. 法院是否有权强制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6. 医疗纠纷解决程序
  7.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