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规定什么情况下才能静脉输液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法律知识

我国法律规定什么情况下才能静脉输液

点击数:38 更新时间:2024-12-23

 
133879

医院使用药物的原则及输液的适用情况

合理用药原则

根据世卫组织的建议,医院应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以合理用药为目标。只有在出现比较严重和紧急的情况下才需要考虑输液治疗。

需要输液的情况

以下情况下,医院可考虑使用输液治疗:

1. 严重的细菌感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肺炎、脑膜炎、猩红热、阑尾炎等。

2. 严重脱水:当孩子出现肠胃不适、严重腹泻和呕吐,并且无法摄入足够的液体时,为了避免严重脱水,可能需要通过输液来补充体液。

3. 哮喘发作:宝宝哮喘发作情况紧急,如果不及时用药,可能会导致窒息。此时,可能需要立即向身体内注射一些平喘的药物。

4. 紧急疾病:如喉炎,该疾病发病急,需要尽快向身体内输送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以避免情况恶化。

5. 严重皮肤过敏:严重的皮肤过敏会导致全身奇痒,患者感到非常难受。在这种情况下,输液可以立即缓解症状。

6. 抢救紧急状况:当患者昏迷或伤情严重,无法口服药物时,医院会在入院时为患者插上输液针头,以便注射药物或提供营养。

一般不需要输液的情况

以下情况下,一般不需要使用输液治疗:

1. 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一般情况下,这些感冒类型不需要输液治疗。患者应按时服用药物,多喝水,多休息,并随时监测体温。

2. 上呼吸道感染:对于病程在3天以内、体温低于38度且精神状态良好的患者,一般不需要输液治疗。

3. 小儿腹泻病:对于轻度脱水的患儿,可以口服补液治疗。

4. 毛细支气管炎:对于轻度喘息的患者,一般不需要使用输液治疗。

5. 手足口病或疱疹咽峡炎:对于无发热、精神状态良好且气血不高的患者,一般不需要输液治疗。

通过明确医院使用药物的原则以及输液的适用情况,可以更好地指导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做出合理的决策,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延伸阅读
  1.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否可以移送
  2. 法律咨询:行政机关的义务
  3. 假期工算童工吗
  4. 如何向工商局投诉虚假宣传
  5. 强制拆迁的法律程序及步骤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含义
  2.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定义
  3.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
  4. 医疗事故鉴定办理时限
  5.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诊断失误的过错
  6. 眼睛轻伤二级标准
  7.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级别和法定机构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展位合作协议范本
  2. 投资管理行业公司章程范本
  3. 餐饮行业公司章程范本
  4. 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范本